12月11日,記者受邀參加永川電視臺《民生實事面對面》訪談節目。在演播廳里,記者和新聞界同行一起,對區環保局局長蔣洪林進行了聯合采訪。
同時,現場群眾代表還就關心的環保問題面對面與蔣洪林先生進行了互動交流,共同探討加強我區環境保護的對策和措施。
招商引資需嚴把環保關“決不能以犧牲綠水青山為代價換取所謂‘金山銀山’。”記者從正式訪談前播放的VCR短片中,了解到我區環保工作的“大方針”。
概括起來談,就是將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總量減排、嚴格環境準入、強化污染防治和加強環保執法等理念和措施,貫穿于發展的方方面面。
“這里邊有‘五個決不能’的底線思維。”蔣洪林說,環境保護不能為一味追求經濟發展讓步。“反過來看,保障環境安全應成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商引資方面,我區嚴格執行環境準入制度,引導項目進入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發展,嚴格把控污染新增量,助推經濟社會創新、綠色發展。
據悉,截至今年12月9日,我區收獲“藍天”323天,較2014年同期增加11天,優良比例達94.2%。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較2014年同比分別降低19.5%、36.7%、14.3%。境內小安溪河、臨江河次級河流水質滿足相應環境標準。
場鎮經過整治煥然一新“原來我們勝利村的環境狀況確實不好。”訪談現場,一位勝利路勝利村的群眾代表談起了自己對環保問題的切身感受。
前幾年,隨著場鎮的發展,人口逐年增長,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處理都成了問題。“沒得環保處理設施,污水又黑又臭直接往外排。”
不僅如此,由于污水流進地勢較低農田,老百姓種的谷子、蓮藕也受到污染,再加上環境保護工作不到位,場鎮生活垃圾隨意丟棄,衛生狀況極差。
“后來場鎮建了污水處理站,還添了不少垃圾桶,衛生狀況好多了。”群眾代表說,“可以說場鎮面貌煥然一新”。
據悉,從2011年試點起步至今,我區已實施農村環境整治項目108個,總投資8000余萬元。目前已完成27個項目村(社)整治工作,完成了年度民生實事工作任務,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對違法企業開出百萬罰單“蔣局長,聽說咱們環保局今年開出了第一張按日累加計罰的百萬罰單,能給我們說說這事嗎?隨著訪談節目繼續進行,本報記者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對此,蔣洪林介紹道,今年剛實施了新的《環境保護法》、在推進環保法治建設上,區環保局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你提的問題,實際上是對新《環境保護法》規定中行政強制手段的實踐。”蔣洪林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區環保局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58件,較去年同期上升了81.3%。
其中,區環保局與市環境監察總隊對一家化工企業拒不整改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實施了按日累加計罰。“共罰了110萬,事情來龍去脈就是這樣的。”蔣洪林說。
隨著時間推移,訪談漸近尾聲。節目最后,蔣洪林在作出小結的同時,也代表區環保局說出了對廣大市民的希望。
他表示,希望全社會的各界人士真正樹立起“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環保責任意識,因為環保工作不是一個部門、一個單位或哪一個人的事,而是各級鎮府、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