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四個交易日呈現下跌趨勢后,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最終于8月11日跌破了每桶70美元大關。截至北京時間12日20時30分,該原油期貨價格為每桶69.55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在國際原油需求預期持續下降和美元指數連續升高的雙重打壓下,國際油價近期出現上行趨勢的可能性正在顯著減小;此外,投資者在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行為更加理性,也有助于將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走勢穩定在調整階段。
美元指數連升
11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其最新報告中,維持了此前對于全球原油需求的預測,即今年世界石油日均消耗量將比去年減少165萬桶。同日,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能源情報署(IEA)在其最新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中預測,今年全球日均原油消費量與去年相比將減少170萬桶,降幅高于早先的預測。全球原油短期需求的持續下行,對市場造成了較大的壓力,特別是導致部分投資者對原油需求恢復的前景產生憂慮。
美國媒體指出,無論新近面世的行業數據能否刺激投資者,美元指數近日連續走高所凸顯的全球市場投資者心態的反轉性變化,都將推動國際油價進入調整階段。對此,《國際石油月刊》雜志顧問卜若柏指出,在美國經濟剛剛開始復蘇之時,由于擔心刺激措施推出過晚導致高通脹,投資者紛紛選擇逃離美元而轉向獲利潛能更大的大宗商品市場;而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復蘇前景的逐漸明朗,讓市場上規避風險的心態不復存在,投資者的行為邏輯重新回到了哪國經濟數據出色就支持該國貨幣的傳統模式。
歐佩克再減產預期增強
對于國際油價影響機制向傳統模式的轉變,美國能源情報署也在報告中有所提及。該機構指出,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將主要取決于全球經濟復蘇的時機和步伐及全球原油需求所帶來的影響。
不過,國際油價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的調整,讓歐佩克繼去年第四季度減產420萬桶后再度削減原油產量的可能性逐漸增大。此前,今年5月28日舉行的歐佩克石油部長會議決定維持該組織原油日產限額不變,并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了不給已陷入危機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并幫助其復蘇。但此后,該組織秘書長巴德里以及歐佩克輪值主席、安哥拉石油部長德瓦斯康塞洛斯等先后表示,80美元每桶的歐佩克油價的理想價位“不會危及世界經濟復蘇”。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費斯·比諾卻公開與歐佩克高官唱起了反調。在11日接受西方媒體采訪時,他表示,如果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保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上,將對正在緩慢恢復的全球經濟造成損害。因此,他不希望擬定在9月9日召開會議的歐佩克做出刺激國際油價的決定。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