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 》指出, 要大幅增加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消費比重,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5% 。而作為能源結構調整的支撐產業和關鍵推手, 儲能產業首次被列入重點創新領域寫入國家級能源規劃文件。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在前不久召開的2014年中國儲能電池材料及技術大會上, 與會專家表示, 大規模儲能技術是實現可再生能源普及應用的瓶頸技術, 面臨著成本、性能、技術選擇、安全性等諸多問題, 目前仍處于示范為主的初期發展階段。但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虎研究員判斷,2015年開始, 儲能技術將逐步開始商業化。未來, 儲能系統將成為電力系統生產運營的必備構成部分,儲能技術也將進入大規模發展期。
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連續、不穩定、不可控的非穩態特性, 加之我國優質風、光自然資源分布與用電負荷重心分布之間的錯位矛盾, 棄風、棄光等影響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問題始終伴隨著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行業的發展。
儲能的重要意義在于, 大規模儲能技術可調控風能、太陽能發電的不穩定、不連續性, 實現安全、穩定供電, 是實現能源多樣化的核心技術。因此, 儲能首次被作為“9個重點創新領域”和“20個重點創新方向”寫入國家級能源規劃文件。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