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紐約賓漢姆頓大學研究團隊,研究出讓科學界贊嘆的口水電池。即利用人口中分泌的唾液發電的一種新型電池,這個項目的主持人是教授助理蔡尚恩先生,他在十幾年間一直致力于農村偏遠地區便捷的微型電源研究,目的是為供電不穩定的山區提供應急電源。

這次的口水電池可以說是走在目前高科技前沿產物,只需要人在電池表面上吐點唾液便可生電。其原理是利用奧奈達湖桿菌在接觸口水之后產生電流,是一種用微生物提供燃料的電池。

其陽極是由導電分子聚合物構成,陰極是離子化合物硝酸銀制成,在陽極和陰極之間是存儲奧奈達湖桿菌的存儲器,這三種結構就是口水電池的核心裝置。

當位于口水電池干燥環境中的細菌,遇到唾液之后,細菌就開始生物呼吸作用,分解唾液中的有機物,進而在這奧奈達湖桿菌作用過程中大量釋放出電子,通過電池內部鹽橋的流通,位于陰極的硝酸銀將這些電子通過捕獲器攔截下來,接著就產生源源不斷的電流。

根據初次展覽在世人面前的口水電池,功率已經可以讓LED燈發光,研究團隊聲明他們會不斷去更新完善口水電池,希望在以后可以提供功率更大的電源。當然也可以利用目前第一代的口水電池多個串聯起來,讓提供的電流加大,用于功率大的用電器中。

甚至科研人員還提出在不久將來,研發出比口水更先進的電池,讓我們全球電池行業進行轉型,步入一個嶄新能源階段。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