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生意社06月25日訊
最近六周,港口煤價連續下跌,產地煤價跌幅繼續擴大。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作為國內煤炭市場風向標的秦皇島煤炭庫存量已達940多萬噸,全國重點電廠存煤9313萬噸,同比增長了48.3%,可用28天,兩項指標均為歷史最高水平。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5500大卡)由4月25日的787元/噸,持續下跌至6月20日的729元/噸。動力煤價格的大跌,使得煤炭股走勢承壓,6月以來煤炭板塊大幅下挫,跌幅超過大盤。中金公司行業分析師蔡宏宇預計,煤價將在三季度后期方能有所企穩。
去年11月以來煤價多數下跌
今年海上南北航線煤炭運輸工作座談會上,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運行處處長李昕表示,煤炭行業已經呈現寬松性平衡的狀況,預計社會總庫存達到3億噸左右,相當于一個月的全國煤炭消費量。由于經濟運行趨緩、南方降水增加,電力需求量的不足傳導至煤炭供應鏈各環節,導致煤炭積壓。據統計,六月前十天,每天的全社會煤炭庫存增加20萬噸左右。同時,進口煤憑借價格低廉優勢,大量進入國內煤炭市場,增加了供給端壓力。
從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來看,除了今年3月中下旬和4月中上旬受大秦鐵路檢修影響連續6周小幅上漲之外,去年11月份以來的其余時間,煤價均在回調。至6月中旬出現加速下跌態勢。蔡宏宇分析,此輪煤價下跌主要由于多重負面因素導致短期供需失衡,具體包括:重工業行業減速導致用電量增速大幅回落;國際煤價持續低于國內,進口量大幅增加,如1-5月份包括褐煤在內的煤炭凈進口達1.07億噸,同比增加81.7%;結果造成港口和電廠庫存均高位運行。港口煤炭庫存暴增反過來又進一步影響了市場心理,促使用煤企業觀望情緒進一步升溫,從而加劇煤價下跌。
不少研究員認為,由于庫存過高,未來一段時間部分企業可能適量限產,緩解供需失衡的局面。考慮到宏觀經濟正逐步企穩、7、8月份用煤旺季的去庫存和9月份大秦線檢修前后的再庫存,預計煤價將在三季度后期有所企穩,預計秦皇島5500大卡/千克動力煤標桿價的支撐價位約680元/噸。
煤炭板塊近來跑輸大盤
今年來國家經濟增速放緩,降低了能源需求;用電增速也大幅回落,而煤炭供給增速依舊較快,使得上半年電煤供求關系現轉機,電企奪回煤電博弈主導權。進入夏季電力消費旺季,電煤需求仍然是“旺季不旺”。在煤炭價格連續下跌、多個港口出現煤炭壓港的情況下,煤炭股今年的經濟形勢不太樂觀。近一個月A股市場煤炭股普遍走軟,安源股份、平莊能源和蘭花科創等跌幅超過10%,到昨天28家煤炭采選股構成的中證行業滾動市盈率約13倍。不過,隨著大盤在2300點反復震蕩,煤炭板塊中有估值和股價吸引力的個股也吸引了資金關注,昨天煤炭板塊逆勢飄紅,多數個股小幅上漲。
另外,煤價下跌對火電企業形成利好。國泰君安一位分析師認為,在寬松經濟政策周期的初期,作為底部特征明顯、周期向上的為數不多的行業,火電具有明顯防御特征,輔之以較高的分紅收益率,值得標配甚至超配。若經濟復蘇進度不達預期引發煤價下行,火電甚至可能出現難得一見的進攻性行情,建議關注華能國際、國電電力、國投電力、廣州控股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