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CIS分析,中東在全球石化行業的地位不斷加重。到2017年,中東地區(包括阿爾及利亞、埃及和伊朗)將新增2117.5萬噸/年的乙烯產能,當前該地區的乙烯產能為2725萬噸/年。不過,伊朗計劃的一些新項目,受國際制裁的影響有可能延期或取消。與此同時,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地區的合成樹脂年產量也將從當前的1800萬噸增加至2016年的2500萬噸,增幅為39%。
沙特巨資投向石化項目
沙特沙巴金融集團稱,當前沙特有約500億美元的石化項目已經制定好落實計劃或正在實施當中,這些項目旨在培育沙特國內產業,而不是僅僅滿足于基礎化學品的出口。
沙特這些項目中,日本住友化學和沙特阿美公司各持有37.5%股份的拉比格煉化合資公司的二期擴能項目今年5月底才對外宣布。總投資預計為70億美元的這一項目將對拉比格煉化生產基地現有130萬噸/年乙烷裂解裝置進行擴能,并新建一個芳烴聯合體,預計2016年投產。二期擴能項目的主要產品包括乙丙橡膠、熱塑性聚烯烴、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對二甲苯/純苯、異丙基苯和苯酚/丙酮。
投資達200億美元的薩達爾(Sadara)化工合資項目是中東地區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最大項目。2011年,美國陶氏化學和沙特阿美成立了薩達爾合資企業。該項目將建在朱拜勒工業城,其中的裂解裝置將成為沙特首套設計使用乙烷和石腦油混合原料的裂解裝置。
薩達爾項目有望在投產幾年后就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美元。陶氏化學公司稱,薩達爾項目與10年或15年前的石化項目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復雜性和規模效應。薩達爾項目包含了26個生產裝置,規模巨大,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化學品生產工廠。此外,薩達爾項目還將有助于沙特成為下游產品的中心。
沙巴金融集團負責經濟研究的KeithSavard在今年4月份的一份報告中稱,薩達爾和拉比格煉化兩個合資企業都鼓勵下游行業在他們工廠附近建立工業園區。對于投資者來說,貼近原材料廠商能夠減少備料。對于政府來說,培育國內產業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沙特卡揚石化公司位于朱拜勒的一套產能為30萬噸/年的低密度聚乙烯工廠今年開始建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擁有沙特卡揚石化35%股權,Al-Kayan石化公司持有20%股權,另外45%股權由公眾股東持有。
沙特卡揚石化公司聚合物業務負責人表示,這套新建裝置的產品將供應全球市場,其中一部分產品瞄準中國市場。他說,2012年全球聚合物需求平均將增長約6%,高于全球GDP增速,其中中國市場的增速將達到兩位數。
卡塔爾發展勢頭良好
由于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卡塔爾石化工業的發展勢頭良好。卡塔爾石油公司和卡塔爾石化公司正共同在拉斯拉凡工業城建設一個新的石化聯合體。新的聯合體將包括一套140萬噸/年的蒸汽裂解裝置,該裝置所需原料將來自當地的天然氣工廠。該聯合體總投資達55億美元,預計2018年建成。卡塔爾石油公司在該項目中持有80%股權,卡塔爾石化公司將持有剩余20%股權。
據稱,該聯合體產能為高密度聚乙烯85萬噸/年、線型低密度聚乙烯43萬噸/年、聚丙烯76萬噸/年、丁二烯8.3萬噸/年。產品將主要出口亞洲、非洲和拉美等高增長市場。
另外,卡塔爾石化公司位于梅賽伊德的一套新建30萬噸/年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裝置近日開始建設,該公司在此地現有的兩套20萬噸/年LDPE裝置當前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
阿聯酋不甘落后
博祿公司正在實施位于阿布扎比城以西約250千米處的魯韋斯石化聯合體內的45萬噸/年聚乙烯項目。博祿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和北歐化工公司的合資企業。
另外,博祿公司投資45億美元的博祿三期擴能項目也正在實施當中,預計2013年年底前將使產能擴至450萬噸/年。三期項目將在2014年上半年達到滿負荷生產狀態。截至2012年3月,博祿公司三期擴能項目60%的施工任務已完成。該項目包括新建一套150萬噸/年的乙烷裂解裝置,兩套采用Borstar專利技術、合計產能為108萬噸/年的聚乙烯裝置,兩套采用Borstar專利技術、合計產能為96萬噸/年的聚丙烯裝置,以及一套產能為35萬噸/年的低密度聚乙烯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