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企業發展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做支撐。幾年來,大慶油田建設集團建材公司面對一線青工占企業職工總數56%的實際,把提升崗位技能擺到重要日程,開展特色培訓和靈活多樣的技能素質提升活動,培養“新鮮血液”,持續打造企業發展的“生力軍”。
授之以漁搭建成長平臺
培養好青工隊伍,提升他們的技能素質,就是解決崗位缺員和技術力量不足的有效途徑,更是保持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人才支撐。
在大慶油田建材公司,青工成了“寶貝”。在生產崗位、培訓教堂、生活期間,公司傾注更多的關注、關心、關愛和培養,對他們開展入廠安全教育、傳統教育、崗位規程學習,讓他們盡快熟悉企業、融入企業大家庭的氛圍,并針對個人不同特點和發展需要,結合崗位需求,按需進行分配培訓。僅2007年,公司就花費百萬元,選拔了子女合同工40名,統一派送到建設集團培訓中心進行電焊工技能培訓。公司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廣泛開展崗位練兵和培訓,近幾年已舉辦以青工為主要培訓對象的各類培訓班40期,培訓1307人次。
80后的小伙子、市場化青工邢振軍,感受到企業對青工的重視和積極創造成才的條件,激發了他勤學苦練的熱情,他積極參加技術培訓班,崗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很快成為一名生產骨干,并當上了一名班組長。他還鼓勵妻子和他一起學習進步。前不久,在大慶市建筑企業技術大賽中,他和妻子雙雙參賽,雙雙獲得“技術狀元”和“技術能手”稱號。
特色活動激發學習熱情
“你看,小張已經掛上三顆星了,我也要當‘明星’。”在大慶建材混凝土構件廠鋼筋加工車間,青工們圍繞“星”的問題議論可多了。原來,在這個車間開展了崗位青工“星級評選”活動,按照每個人的實際技能水平,能夠獨立承擔崗位,并且達到一定技能水平的就要在胸前掛上一顆星,能夠熟練掌握二個崗位技能的評二顆星,最多的可以評“五顆星”。如今,追“星族”多了,學習氣氛濃厚了,相互請教技術問題的多了,現在這個車間評選了20多名星級職工,10多人實現了星級跨越,有5人掛上了五顆星,成為青工們眼中真正的明星。
大慶建材在開展特色活動的同時,針對青工的個性和年齡特點,靈活采取激勵、約束等培訓教育手段,有效地激發了廣大青工崗位練兵和崗位成才的熱情。
這個公司團委開展了“青工崗位技校”和“青工技能提升計劃”,針對每個青工的特點,專門建立了青工檔案,確定發展愿景和成長規劃,并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建立學習跟蹤卡,記錄每名青工的成長,并不定期地檢查學習計劃的實施和效果。青年電焊工蔡天龍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去年他獲得公司技術大賽的第一名。
“一幫一”、“老帶青”、導師帶徒弟,簽訂責任狀,師傅不僅教技術,更要教傳統、教思想。變以往只考核徒弟變為師徒雙向考核,教的盡心,學的用心。
大慶建材通過一系列豐富而富有成效的技術培訓和特色活動,讓廣大青工提升技術的熱情空前高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市場化青工已全部達到獨立頂崗操作水平,部分青工還走上了班組長崗位,成為生產的骨干。
典型引領迎來滿園春色
大慶建材加大對青工典型的培養,讓青工典型脫穎而出,起到示范表率作用,使青工學有榜樣,干有目標。
苗磊班是集團公司優秀班組,他們把這個先進班組典型,作為青工的培養基地,去年這個班組一下就分配了10名新錄用子女工,他們在班長苗磊的帶領下,技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各項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了作用。
青年氣焊工紀艷秋苦練本領,經過6次考試,以第3名的成績取得了參加集團公司大賽的資格,并在首屆集團公司氣焊工大賽中獲得了銅牌,被破格晉升為高級電焊技師。
青年車工陳慶以苗磊為榜樣,刻苦學習技術,從最基本的功夫練起,不斷在實踐中提高技能。去年,他在大慶油田舉辦的基本功大賽上,一路過關斬將,摘得了車工組桂冠。
馬樹林、孫永雙、樸磊……這些年輕人用火一般的激情和飛揚的青春在大慶建材搭建的舞臺上成長、進步。這股新生的力量正成為推進企業發展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