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由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承擔的川東地區油氣化探方法試驗研究課題,日前通過了中國石化專家評審驗收。該課題全面完成了合同規定的各項技術指標,研究成果為南方地區的油氣化探工作奠定了方法基礎。
據課題負責人介紹,油氣化探是應用多方法、多指標進行目標區油氣評價的一種綜合油氣勘探分析方法,現有油氣化探方法已達數十種。針對川東地區及南方類似地區化探工作所急需解決的問題,2006年5月啟動川東地區油氣化探方法試驗研究課題,力圖通過對不同的化探方法的分析研究,開拓適用的化探新方法,以尋找適合南方地區沉積物、油氣及地質特征反應敏感的化探指標,更加有效地服務于南方地區的油氣勘探。
川東地區油氣化探方法試驗研究是中國石化科研項目“勘探開發關鍵技術預研”的子課題。承擔該課題研究的科技人員,分別以川東的普光大型海相氣田、建南氣藏為研究區,在廣泛調研和對重點氣田解剖的基礎上,認為川東及南方類似地區可以開展不規則網、較低密度的油氣化探工作,并提出了以土壤樣品為主、基巖樣品為輔的油氣化探樣品采集方法。在已知氣區淺層地球化學效應、化探指標對有利區的識別能力及方法穩定性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川東地區現有化探技術條件下的相對有效方法組合,并探討和初步建立了適用于南方復雜地表景觀區的油氣化探工作方法體系。根據普光、建南地區化探成果,初步總結出川東地區典型氣藏的近地表地球化學識別標志。該課題研究成果已應用于鎮巴地區大面積油氣化探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